第八十六章 乡试首场-《大明小状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隐隐约约能看到上面摘抄的是《春秋》,“十一年春,齐、卫、郑、宋盟于恶曹。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郧人军于蒲骚,将与随、绞、州、蓼伐楚师……”

    这应该是桓公十一年的前段。

    再往后看,“八年春,治兵于庙,礼也。夏,师及齐师围郕。郕降于齐师。仲庆父请伐齐师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庄公八年的传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考生还真是精明,抄的还不少!

    吕渭纶长叹一息道,“你先把衣服穿上吧。”

    一边的侍卫问道,“大人,他怎么处理?”

    “先押着,等提学大人到了之后就将其治罪充吏。”

    这里的提学大人其实也就是布政司下儒学提举司中的提学官,或称学政使,一般人们喜欢尊称为学政大人或者提学大人。

    之前萧良有说他运气好,没被选上去当学政,说的就是这个主管地方教育的学政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那考生顿时慌了,大声喊道,“大人!不要治我的罪啊!我知错了……”

    吕渭纶没有理会就和几个同考官出了主考堂,剩下的侍卫将其押到偏处。

    他们几个考官,找了个离贡院门特别近的屋子,先后坐下。

    在这个位置,吕渭纶可以清楚的看到所有检查的情况,既能防止那些检查的侍卫和小吏收受贿赂,且有了作弊的情况,也能及时处理。

    几个同考官就在一旁陪着,看着一个个的接受检查,有他们几个在这里坐着,那几个衙吏也变得干脆起来,不再慢慢吞吞的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一个侍卫又押着一个考生过来,“主考大人,他是冒籍替考!”

    那考生苦苦哀求,称原是四川的考生,因为他们那里名额稀少,才冒籍来陕西参加乡试。

    吕渭纶之前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

    四川原本名额是挺多的,听说是因为朱厚照当皇帝时,四川发生了一起巨大的民变,派兵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镇压下去。

    皇帝一怒之下就将他们的乡试名额削减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