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人情对比-《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》
第(1/3)页
次日清晨,王明远和狗娃早早起身。
在崔府用了清淡可口的早饭,狗娃便依着安排,去客栈取回剩余的行李。待行李取回后,便带齐礼品准备出门去周老太傅府上和国公府上拜访。
先去周老太傅府上,是应有的礼数,毕竟他是周太傅的记名弟子,按理说关系更近一层。
老太傅虽已归乡荣养,但其子嗣仍在京为官,这份师徒名分带来的香火情,也应继续维持。
周府的宅邸在内城另一处清贵之地,门楼不及崔府新,却透着一股百年书香门第的沉淀感。
门房听闻是秦陕来的、老大人的记名弟子王明远拜访,倒也客气,通传后,引着二人入内。
接待他们的是周老太傅的次子,一位约莫四十余岁、身着藏蓝色直裰的中年人,官居礼部员外郎。
厅堂布置得古雅,却隐隐透着一丝冷清。
“晚生王明远,拜见周师兄。”
周员外郎端坐主位,语气平淡无波:“师弟不必多礼。远道而来,辛苦了。家父书信中,常提及贤侄聪颖好学,今日一见,果然气度不凡。”
话是客气话,但那眼神里的打量,却带着几分疏离和居高临下的审视。
“师兄谬赞。晚生蒙老太傅不弃,收录门墙,虽资质愚钝,亦不敢忘却师恩。此次进京备考,特来拜见师兄,问安尽礼。”王明远态度恭谨,言辞得体。
“嗯,有心了。”周师兄微微颔首,示意看茶。
接下来,便是几句不痛不痒的寒暄,问及路上情形,在京落脚何处,备考可还顺利,王明远一一作答。
然而,当王明远试图将话题引向老太傅近日身体如何、可有家信回来时,周师兄只是淡淡一句“家父一切安好,有劳挂心”,便不再多言。
当王明远提及在游学途中一些见闻,想稍稍展示所学时,对方也只是“嗯”、“啊”应着,显然兴趣缺缺。
气氛始终不温不火,维持着一种客套的尴尬。
坐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,茶也未续,周师兄便以“尚有公务”为由端茶送客。
王明远识趣地起身告辞,再次表达了问候之意。
周师兄也只是点了点头,吩咐管家代送,便转身回了内堂。
走出周府大门,坐上马车,狗娃挠了挠头,瓮声瓮气地嘀咕:“三叔,这周家老爷……好像还没咱村里人见到远房亲戚热乎呢。”
他虽不懂那些弯弯绕,但谁真心谁假意,他感觉最是分明。
第(1/3)页